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7节 (第2/7页)
,一些纹饰、颜色、物品的样式明显地带有“南地”特色。 王允直些时也不挑剔了,与陈放二人换了正式的衣服,后面跟着一队力伕,挑着一列的箱子。每人一份敕封的文书、官印,此外是冠服。像祝缨、张仙姑这样的,尺寸有数,是都做好了的。其他如蒋婉等人就是各赏彩缎,自己做。 因此东西很多,分发起来颇为耗时。 两人轮流干活,香案里的香都续了几回,终于,读完了。 场内场外一阵欢呼,除了祝缨等人,祝县颇有一些壮丁参与了西征,也有一些家中有聪明学生,也在西征中办差显露头角,得到了官职,这种欢呼是发自内心的。 香案撤去,众人入大厅就坐。 陈放先请出张仙姑、花姐拜见,执晚辈礼,带来了父母的礼物。又与侯五、小江等人见礼,称之为:“京中旧识长者。”周娓有点莫名其妙的,心说,我也不咋认识你啊!杜大姐也觉得奇怪,咋还带仆人了呢? 拜见毕,张仙姑与陈放唠了两句家常,祝缨才要开席,王允直却起身,郑重地站到了她的面前,端端正正拜了两拜。 祝缨道:“这是做甚?” “先祖身后事,多谢您仗义执言。” 所有人都怔住了,祝缨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忙扶起了他:“我做事,只凭自己的良心。你不谢我,我也是要做的。” “无论是谁,做了,我们身为子孙都是要谢的。”王允直说。 两人客套一回,相偕落座。 陈放便说:“当年姑姑就是蒙王相公青眼,许经营安南之地,累三十年之功,要是王相公能够看到这一切,该多好呀!” 这是套词儿,祝缨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当年王、陈、施三位相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