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77节 (第2/5页)
褚怀良伸手,拿过那笔记本看了下,“他们只负责研究,一部分研究是为了追上国际进度宣告国内科研能力并不弱,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转化还挺麻烦的,目前国内的研究不能说九成吧,半数总是有的,都是为国防服务,其他四成是保证民生。你也知道的,咱们工业基础本来就薄弱,虽说生产线大体上也都有,但整体来说机床设备老化很多东西做不来。” 而新的生产线的搭建实在是太过麻烦,再加上之前因为北边又花费精力搞三线建设。即便褚怀良没仔细去算也知道国家财政现在用捉襟见肘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这可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能保证基础民生就已经很不错了,哪敢指望能再搞那么多新的生产线,进行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呢。 早些年并不懂得这些的褚怀良当了厂长后深有体会,权力多大责任就有多重。 都不容易。 南雁这才意识到备战型经济建设生动形象之余的无奈与苦涩。 五十年代的美利坚,六十年代的苏联,这些恨不得要你命的大国…… 穷的叮当响的新中国能够在大国博弈中生存下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知道了。” 所以更得想法子给国家赚钱。 起码多赚一点外汇是一点,再搞建设的时候就稍稍没那么紧张? 褚怀良原本以为南雁又会跟自己抬杠说几句,但没想到人又去研究那些科研笔记了。 等着南雁把这些笔记上的内容吃透,国庆节将至。 夏日的燥热、秋老虎的余威都因为秋雨连绵逃遁的不知去处。 看着缩着脖子淋雨的鸭子,南雁也怔怔出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