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第4/6页)
能答应的,宁可不当这官。 韩艺再怎么跳,再怎么冲击传统,但是韩艺的主流政策,还是以民为本,还是以儒道为基础,韩艺自己都说他的贤者六学出自儒学,《劳工法案》就是典型的保障穷人的利益,在韩艺上任以来,粮价小幅度上涨,农民收入增加,物价下降,百姓生活质量提高,这都是仁政思想。 甚至可以说是兼备儒道两家思想,在他的政策下,朝廷只是无形中干预,或者说引导,并没有直接干预,没有与民争利,你可以说有为,也可以说无为,因此他们心里还是认同韩艺的做法。 因此提升韩艺为户部尚书的时候,满朝文武就没有人反对,韩艺可是最年轻的尚书,一个这么大的国家的财政,交给一个这么年轻人小子,这是从未有过的,竟然没有人反对,这可不是皇帝权威,可见他们心里也是认同的,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要是韩艺乱搞一通,跟李义府一样,一心冲着钱去的,你皇帝再支持韩艺,他们这些大臣们还是会反对的,尤其是贵族出身的大臣,他们还是有着极强的原则性,王安石不就是如此么,皇帝支持他,有个球用,你弄不好,你就得下台,只是说他们之间还有阶级矛盾在,不可能太亲近,彼此之间,还是就事论事。 韩艺拍着胸脯保证道:“各位还请放心,只要我韩艺还在户部,就决不可能征收盐税。” 卢承庆、杜正伦、许圉师得到韩艺的保证,这才拱手告辞。 他们一走,年迈的李绩突然迸发活力来,一下子就来到了韩艺身旁,道:“你究竟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啊?” 韩艺笑道:“司空请放心,灭高句丽的钱一直存着的,没敢动,打吐蕃的钱,已经在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