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套路的延续 (第6/9页)
话,那么朝廷动员起来,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李治连连头道:“言之有理啊!” 怎么来了这么一出? 许敬宗他们都听蒙了,此番不是讨论户部和贤者六院的事么。 而在韩艺说的话的时候,李义府已经将奏章看得一个大概,又将奏章递给许敬宗,随即起身道:“陛下,臣以为这什么考证有些想当然了,这样的确是很好,可问题是天底下几个工匠认识字,不认识字又如何参与考试。” 韩艺笑道:“李中书说得是,目前工匠的确不识字,但是不代表工匠永远都不识字,国家要发展,要进步,那么百姓的素质也应该得以提高,这识字的工匠总比不识字的工匠要强。” 李义府笑道:“谁识字还跑去当工匠。” “目前虽然还不会,当然今后可就不知道了。” 韩艺笑道:“李中书可知我凤飞楼木枋里面的高级工匠多少钱一个月么?你又是否知道自由之美的服装设计师多少钱一个月么?那待遇可不比八九品官员差,而且他们做的事比九品官员还要少的多,他们只是坐在屋里画画图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去作坊敲敲打打的。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就是有天赋,他们能够设计出客人喜欢的东西,那么商人当然得花重金留下他们。由此可见,随着商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工匠将会变得更加抢手,那么高素质工匠的出现,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对于国家也是有极大的帮助,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天才工匠,比如研制武器,比如兴修水利、道路,等等。王玄道那篇文章说得对,贞观末期,我大唐令四方臣服,而如今版图更是旷古烁今,如何保持我们大唐高歌猛进,继续上升,唯有精益求精,何谓精益求精,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