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263节 众香之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节 众香之城 (第4/5页)

国商船前去贸易,以获得大量的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等。这些商品运往欧洲市场发售,可获丰厚利润。如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生丝,“毛利达317%”。它们出入巴城海关时,又能增加其海关税收。因此,斯皮克不惜派船舰封锁西班牙人所占的马尼拉、葡萄牙人所占的澳门以及澎湖列岛一带的港口,又威逼利诱中国商船前往巴达维亚贸易。

    中国商人(就是走私)把丝织品、瓷器、茶叶、干鲜水果、花锦、白棉布等物品运到巴达维亚,同样可获巨利。如明后期福桔“在国内每百斤仅5分,而运到海外,每4桔值2文。一位叫苏和的商人,因本微不能置贵重物,仅贩卖福桔一项就得千金”。

    OK,背景介绍到此为止。

    ……

    哗……

    雨势很大,总督斯皮克隔着大大的玻璃窗看向雨中的港口,默然不语。

    这个总督金色短发,留着小胡子,双眸炯炯有神,气势强悍。

    他所处的巴达维亚城位于滨海地区,乃荷兰殖民者政治、经济、文化堡垒,经过他十年的建设,已经建立起港口、炮台要塞、城墙、住宅区等成规模象样的结构,与荷兰国内的贸易非常频繁。

    每年元旦前后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启航,8月或9月就能够到达巴达维亚(可见速度非常地快,荷兰海上马车夫不是吹的),让巴达维亚变得十分的热闹,此在那里,包装好从各地汇集的商品,运上船,然后10月到12月起航返回欧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