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章 农民的命根子 (第3/9页)
为,这是调动农民治理积极性的一项最根本性措施。 因此,国家、政府对他们即将实施的“退耕还草”举措,肯定是支持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支持,跟有物质方面的支持。 丁亮相信,再加上张凡和梁经理他们给出的一些小承诺,应该可以说服村民,至少是一部分村民放弃耕种,建立牧场。 “不要说那些虚的,我们就谈收益。”丁亮不停地说道。 他板着手指给大家解说,耕种土地,每年大家也就是收获一些粮食。由于五谷杂粮价格平稳,有着国家的调控,是永远赚不到什么大钱的。 “而且,你们也知道,我们村都是传统的耕种模式,产量等都已经落后。我们不转变思想,以后贫穷两个字是摆脱不了。” 说着,看向所有人:“我们不为自己想,也得替后代想一想,别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 一旁,张凡跟梁经理暗自无语,心想:你这是越来越胡扯了。连后代都不放过,还是人吗? 不得不说,丁亮那小子能说会道,知道村民真真关心什么。 他们能甘瘦清贫,却永远把孩子,把后代看得很重。他们可以贫穷,却不会穷了孩子的吃穿,不会穷了孩子们的教育。 因此,此话一出,七里村的村干部,以及少数作陪的村民都沉思起来。 “听我说……” 张凡连忙打断:“还是听我说吧!” 梁经理也点头,听见丁亮那小子说话,他就觉得头疼,尽管那小子有时候胡扯得是有那么点道理。 七里村的村干部,还有村民们都连忙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张凡的下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