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刘备来信(六更,求订阅) (第2/6页)
阅读之后,沈晨就整理出了以下这段话。 “小先生坐前:兴平元夏初话别,倏忽建安岁寒,顷久不见,近来毋恙?吾闻曹cao南征张绣,知汝在南阳而夜不得寐,故令子义先寻南方邑中,托付此信。日日葱葱,言不悉,望以身为忧念。”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先生你好,兴平元年初夏时候分别,到如今已经是建安年冬天,许久没有见面,你过得怎么样?我听说曹cao准备攻打张绣,知道你在南阳,非常担心,所以让太史慈去南阳找伱,把这封信件交到你手上。时间匆匆,话说不尽,希望你能保重身体。 汉代的信件其实都不长,由于竹简字数有限,写太多了不方便携带,所以寄信人在书写内容的时候一般也就是寥寥几字或者几十字,把事情交代清楚就行。 只有丝帛信能写长一点,但也基本就是几百字,在没有纸张之前,普通人写信,可能几年都不一定能写一封。 看完这封信,沈晨非常感动。 因为在汉朝写封信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那时有驿站和邮递业务,但当时的驿站和邮递业务主要用于官方用途。 比如传递各郡县公文,以及向朝廷通报边关紧急军情等任务。私人写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驿站的吏员,也不能浪费国家资源随意写家书回去。 所以刘备为了写这封信,是动用了私人力量传递。 他从今年一月份写好了书信,再派太史慈千里迢迢来南阳,一路上风餐露宿,还十分危险,可以说是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封信交到沈晨手里。 乱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