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9|盛春 (第8/10页)
售的渠道统合打通,批发业我要,零售,我也要。” 冯耿光挑眉不语,沉思片刻说:“你这个想法其实早有先行者,一个是荣宗敬的申新,另一个是穆藕初的华商纱交所。” “没成功?” “哪有你想得那么容易。” 1921年,为对抗上海日商成立的“上海取引所”(即棉花交易所),华商协力开设了中国人自己的纱布交易所,发起人和理事长即是享誉四方的花纱大王穆藕初。这在当时重挫了日本财阀控制中国棉纺市场的企图,逼到日商取引所关门自肃,是很痛快的一件事。 “但交易所这种东西,难免买空卖空,投机者甚众。穆藕初十多年来,多费心力而少得赞襄,凡投机棉花失败者,无有不骂他的。”冯六爷悠悠道:“他这头干活、那头挨骂,自己的厚生纱厂也弄到关门,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把金总听得无语,股票跌了骂证交所,这真是睡不着怨床,民国股民有点sao啊。 ——然而这并不是华商纱交所衰落的主要原因。 从1927年开始,国民政府推行“实业救国”,不断对民间资本进行吞并和管制。一方面用政府训令限制交易所营业,另一方面对棉纱交易课以重税。 冯六爷道:“你都是买纱买棉,所以不知道棉花税的厉害。去年因为淞沪抗战,上海暂时轻徭薄税,你一味地信心膨胀,那早晚要吃原料的亏。靡百客虽然用料节省,但毕竟不是不用原料。如果照顾不到纱厂商人的利益,他们是不会听从你的。” 日商挤压、政府侵占,华商居罅隙而如散沙,这就是中国棉纺工业糟糕的现状。 金总送了冯梅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