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3章 经天纬地 (第2/4页)
搜索内容:“陈近南是明郑地区的文明教化鼻祖,他在明郑地区,设计创立了一套城乡聚落的文教规划空间... 他首先区分东宁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同时又制定郊野为三十四里,每里都设有社,社立小学... 除了东宁府城中以圣庙学校为神圣中心之外,依陈陈近南所置村里的构画,则有社。社者即社祭与社学,以教村里聚落中庶民之子的小学... 因此,在第二圈的空间中,遂亦建构了散布各地的村级聚落的神圣中心,而亦是以文明教化为其性质... 而在这两圈的教化空间之基层,就是生产富庶谷类和甘蔗的南部肥沃大地,即第三圈空间... 因此以三层空间圈,而托庇了明郑黎民百姓的身心一如之安宁... 陈近南为明郑地区创立的空间规画,其理念乃源自《易经》,合于《系辞传》所标举的生生大化的天地空间之大义... 这些话,怎么似懂非懂的,说了什么意思?” “这段话,说陈近南利用易经的道理,在郑成功统治的明朝郑氏政权地区,设计了一种空间规划,用来推行文明教化...” 江重楼解释:“大约就是他把城乡化为三个圈,最中心的是神圣中心,举行祭祀教化... 外围的乡村又分为第二圈,第三圈,每个圈里,也都有类似于小学的社... 这些社,不仅负责教附近村民文化知识,还举行一些祭祀,是乡村里的神圣中心... 他的这套空间规划,让明郑地区的人民,身心安宁,一直被人民称颂。” “看来,这个陈近南还真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啊!”琥珀叹道。 “何止经天纬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