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冰山》 (第3/4页)
往,但他在南明,也曾劝说左良玉抗清,也常有对故国之思。毕竟是个艺人,就不必苛求了。 看人当看大节。 虽然刚才跪地哀求这一幕,有些滑稽。 但朱由检对眼前这六人还是尊重欣赏的,所说评论完全由衷。 这回在场六人,不由得不信皇帝确实是在表达要重用他们的意思,而不是什么反话,更不是找他们问罪。 其他五人也都站了起来。 张岱尤其兴奋。 情绪也高涨起来,朗声道: “陛下想必是读了微臣的《征修明史檄》,臣自负有良史之才。陛下若把臣特招入翰林,臣愿为大明之班马,修撰大明三百年国史。” 他所谓班马是指东汉班固,西汉司马迁,合称班马。 他眼中放光,神情聛睨,俨然一副当世史家,舍我其谁的模样,和刚才跪地哀求之状,判若两人 朱由检叹了口气,这张岱虽然气节不错,但这没有自知之明的毛病倒是和茅元仪一样堪称双璧。 写历史,他还真不是这块料。 他写的《石匮书》充满偏见和臆断,收集了一些材料,但谈不上像样的考证辨析。 这类擅长文艺的文人,似乎天生就缺乏理性分析的头脑。 最典型的一个笑话,他说毛文龙在皮岛收集邸报,是为了根据邸报上的消息来编造材料放在塘报里,以此应对迎合朝廷内的官员。 他就不动脑子想想邸报送到东江,东江发出塘报都有时间延迟的。 要是毛文龙根据延迟时间可能在两个月以上的邸报来编造消息,那他和官员都成傻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