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章 (第2/3页)
方人员的冷汗当场就下来了。 其实夏洛克只是借着雪莉身边的人同大使馆搭上了线,并将驻扎在伦敦大使馆的那位武官“借”了出来充充场面而已,本质上,那位大校不过是夏洛克扯出来的大旗,他只需要负责面容严肃、气定神闲并且散发出不可冒犯的气场就行。 忽悠大英博物馆人员的任务仍旧交付给了夏洛克来完成。 夏洛克说出的话也相当简单——其一,那群卖玉簪的走私团伙是中方高度关注的团伙之一,他们通过盗窃与抢劫等等行为获得了那枚玉簪,并在被逮捕之前逃离了中国,来到英国销赃。换而言之,以那枚玉簪为首的文物是“赃物”,而那个走私团伙也被中方高度关注。 其次,那枚玉簪到达伦敦之后涉及一场命案——说到这里,就得称赞一下夏洛克的编故事的能力了。在他的故事里,范库是一个走私犯,因为私藏玉簪被走私团伙灭口。不得不说夏洛克编故事还是有点天赋的,或者说他敢于凭借一丁点微不足道的线索臆测出整个线索链。他当然不能凭借这点臆测去说服苏格兰场,因为他并没有证据,但忽悠一下大英博物馆的人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其三,中国一直在进行“海外文物返流”工作,有不少在清末因战争而流落海外的文物,在近些年不断地被中国政府回购或者返流。 实际上,第三点才是中方大使馆干脆利落地借出那位大校的原因。如果这件事儿成了,他们随后就能立即继续启动文物返流工作——反正这类工作到最后都要汇总给国家宏观调控,与其他中方博物馆交接并互相协助——如果这事儿不成的话,这也十分方便他们一推二五六,表示不知情。 毕竟那只是个武官,又不是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官员,不是吗?到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