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6/10页)
。 这么多年,他们的机床有所进步,但是比之一二梯队已经落后了。至于数控系统,他们并不缺优秀的数学家甚至是天才,但是他们的研究方向在半导体这里完全跟美国日本走了相反的方向,或者可以这么说,他们跟全世界都走了不同的道路。 这事儿开始讲就要从计算机的发明开始,百年前的计算机使用是晶体管,它是一种玻璃制作的真空管,那会儿一台计算器需要上万个真空管构成。这个技术不但美国有,苏联也有。 但后来,美国人发明了电子管,他们将电子管越做越小,最终将它们装在小小的芯片上,就变成了集成电路,也就是数控系统中用的8位、16位或者是32位微控制器里的重要部件。 而苏联则因为晶体管不会受到核攻击的影响,则继续使用晶体管。晶体管就是玻璃制成的,根本不可能缩小到芯片的大小,所以他们就发现,在半导体行业上,他们实在是无力竞争,最终只能走逆向工程,开始模仿美国日本的芯片。 因此,他们的数控装置有着一种诡异的风格,比日美的要大一些,又比原先的要小一些,好在他们的机床够粗狂,看着倒还好,就是在六台机床上,格外突出。 这样三台设备放在一起,虽然是加工着同一个零配件,但是走刀轨迹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就是,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三台机器,大家各玩各的,谁也跟谁不搭界,就跟混战一样。 可是,燎原厂的三台数控设备是用的统一程序,他们的机身吸取了众家之长,摆脱了夏国原来继承于苏联的粗犷风格,线条柔顺起来了,而且背部挺直了,外形上看,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加上白色的颜色,别提多清爽。 现在三台机器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