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3/8页)

你带四个人,徐磊、邬汇雍、徐长海还有一车间主任蒋成玉,等着一切都顺利了,你再提个厂长上去。”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可只能管一时,人才储备不够,以后总不能都让他俩管吧。许如意就把酝酿了许久的事儿提了出来:“我想鼓励职工以及子弟读书,上大学。”

    上次她在书店,她跟向学的张美义说肯定有,但那会儿燎原厂刚刚能发上工资,账面上一共几千块钱,根本没有余力做这些。

    但现在不同了,他们有这个条件了。

    许如意说:“我已经打了报告,跟市局要毕业生。不过我认为得两手抓,咱们厂自己的职工和子弟,也得有进步的渠道。”

    “就跟当年厂里定向培养我一样。我知道很多厂子都有自己的职工大学,咱们现在还没这个条件,我就想办两种补习班。”

    郭培生已经听进去了:“哪两种?”

    “一种是普通的夜校,面对职工和子弟的,想要考大学的,鼓励他们考出去,学的都是语文数学化学这些。

    一种是速成补习班,面对现有职工的,分两部分,一部分学的是销售管理会计这些,一部分是焊工、铣工等职业技术,都要请大学的老师来上课。”

    “大学考上了,就给奖学金。速成补习班每期优秀毕业生,会计管理这方面的,就分配到各厂的相应岗位上工作,焊工铣工这些,在厂里设置技工等级,跟行政等级挂钩,按级别发工资,计入考核。”

    郭培生都蒙了:“怎么个挂钩法?”

    许如意简单举了个例子:“譬如中级技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