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第2/2页)
里补充了一句。 “好好好,宋大少爷说的小人岂敢不从。” 赵桩笑嘻嘻地应着,不知有没有放在心上。 一个月前,君临微从赵桩口中得知,繁花镇有且仅有一处书塾时,便动了把宋宴送来书塾学习的心思。 君临微由赵桩引见,拜访了在书塾教书的刘夫子。 刘夫子没有为难君临微,在收了君临微一罐蜂蜜后,就让宋宴跟着他读书。 因宋宴此前没有受过教育,在一众学生中年龄最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加上处于这个年纪的人往往肆无忌惮而又随心所欲,根本不知道,自己随性所谓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宋宴被只有几面之缘的同窗默契地隔绝在圈子外。 除了最早相识的赵桩三人,书塾里的其他人都不和宋宴来往。 极个别人还在宋宴背后暗戳戳地说着坏话,无忌的言语如同具有传染性的瘟疫一般,沉在阴影中发烂发臭。 “看那个叫宋宴的,估计年纪比我大一圈了,还和我们一同上课,真是不害臊。 “就是,就是,我娘说他还是从别处搬到这里来,肯定没本事。” …… 比口舌之争更难以忍受的打击宋宴早在宋城经历过,因此,他并没有一蹶不振或者斤斤计较,一门心思全扑在功课上,才不管旁人如何讨论他。 都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下了功夫自然能够获得回报。后来,宋宴每回交的作业都作为范本张贴在墙上。 学生从小就羡慕那些获得夫子赞扬的人。宋宴受表扬次数多了,便逐渐有人想与之结交。又眼巴巴地看宋宴关系好的赵桩,铁蛋,麻秆儿,三个人时不时就能从宋宴那里得到些没见过的零嘴儿。 孩童们忘性大,之前关于宋宴的种种成见谣言早就被忘到九霄云外,宋宴很快就成为书塾里最受欢迎的人。 宋宴谨记着君临微叮嘱他在书塾中多和同龄人交友。即使他想不明白一群比自己年纪小,心性不成熟的小鬼头,和他们能有什么共同话题,但君临微交代的事他一贯会做到。 宋宴努力保持着笑脸以待书塾里每个人。 见时机差不多了,宋宴想,带赵桩他们几个一起回家吃饭,省的师父老cao心我在书塾里交不到朋友。看见新面孔到家里,师父应该可以放心了。 但宋宴和君临微的居所空间毕竟有限,所有人一窝蜂来挤不下,他便只邀请了几个关系好,不惹事的同学。 …… 刘夫子睡眠浅,每日太阳还没升起来就早早来到书塾。 等宋宴和赵桩两人说笑来到书塾时,里面传来朗朗书声,门口站着面沉如水的刘夫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