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狄咏,这是怎么回事? (第2/4页)
所谓天朝上国的脸面。 满朝文武在场,杨义贞入宫而来,这一路上,也是杨义贞长见识的旅程,到得开封汴梁,更是让他大开眼界,一百多万人的城池,几十里地的城池,一眼望不到边的城墙…… 所谓八千里江山,眼见为实,大宋的富庶扑面而来,无不在这个年轻的小国官二代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入宫来见皇帝,杨义贞已然不自觉有些战战兢兢,文武百官聚集的眼神,也让杨义贞多少有些慌乱。 入宫拜见的礼节自然有人教过他,倒也没有什么差错,但是杨义贞开口要说的话语,那就与来之前想好的完全不一样了。 出发之前,年轻热血的杨义贞义愤填膺地想了好多说辞,比如见到大宋皇帝,一定怒发冲冠质问宋人所作所为,一定要讨一个公道,如若不然,还要说一些恐吓之语,什么大军十万寇边,战至一兵一卒,国体不可辱,不死不休之类。 倒也不是杨义贞空想,几十年来辽国使节就经常在大宋说这种话,杨义贞多多少少也听过这一类的故事。 此时这些话,杨义贞是一句都没有说出口,只道:“皇帝陛下,大宋乃仁义之国,我大理无罪啊,何故讨伐?” 这一句话,便也是儒家大宋的软肋,若是回答不上,那还得给人家大理国道歉。春秋战国之时,楚国曾经也面对过随国这么一问,但楚国的回答是“我蛮夷也”,大宋显然不能这么答。 皇帝赵祯直接看向狄咏,意思是该你发挥了。 狄咏也不多等,几步上前,走到高台之下,与杨义贞站了个面对面,答道:“我大宋何曾讨伐了你大理?若非大理窝藏贼首,我大宋之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