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2章 大明杨家将 (第2/4页)
正是。” “自第一代始祖杨得春于宣德年间奉调戍守辽东之后,你们杨家便在这儿落脚,一直坚守至今。你家族第二代杨安、第三代杨兴都世袭先辈军职,担任前屯卫指挥。弘治年间,传到杨茂、杨英兄弟,是为第四代,杨茂承袭前屯卫指挥军职。” 杨燮静静地听着。 只是十分纳闷儿,不明白水墨恒将他叫进来,为何先是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然后如数家珍般说起他家族的事。 几个意思? 水墨恒接着说:“到了嘉靖年间,第五代杨镇兄弟及子孙辈,受到家风的熏陶和军旅生活的锻炼,一个个都崭露头角。杨镇先后担任京营都督同知、蓟辽两镇总兵官。嘉靖末年,杨镇的子侄杨维藩、杨维大,都成为游击将军,而杨维藩正是杨将军的先父。” “杨将军的先父杨维藩,也就是第六代杨家将的代表,堪称一位奇人,先给自己立墓碑,然后从军,每次出征总抱着必死的决心,做好后事安排,不仅气概过人,而且英雄了得。” “杨将军算得杨家将的第七代传人,不过第七代的代表人物不是将军你,而是你堂兄杨照。他像现在的李成梁一样,曾担任辽东总兵官,并效仿宋代英雄岳飞,在前胸后背都刺了‘尽忠保国’四字,只可惜最后身中数箭而亡。” “杨将军从参将升为副将,可谓李成梁的左臂右膀,难怪能得李成梁如此信任,将几次重任都交给你,镇守广宁城的是你,这次随我出征的依然是你。其实在辽东,你还有三个十分了得的侄儿辈,一个是杨绍勋,一个是杨绍祖,一个杨绍先。” 说到这儿,水墨恒故意顿了顿,一眨不眨地望着杨燮,留意他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