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7章 人终究会长大 (第3/4页)
起来也没啥意义。” “朕也这么认为!”朱翊钧脸上旋即露出笑容,仿佛一下子搬开了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 “皇上所言极是。”张居正只好跟着附和,继而将话锋一转,以老师的姿态,一本正经地提醒道,“不过水少保提出的这个问题,皇上该当重视。” 朱翊钧道:“先生讲朝廷勋贵多半是闲人,但他们都是功臣之后。朝廷对于功臣,若不多加抚恤,今后谁肯为朝廷效力?” 水墨恒回道:“这个好办,依据先帝定下的规矩来便是,有功赏,有罪罚。” “先帝都定下哪些规矩?” “张先生经纶满腹,言必有据,这个还是让他给皇上讲讲吧。” “张先生,那你说。” 张居正稍一沉吟,回奏道:“我大明开国以来,对于开疆拓土的文武功臣,依据功劳的大小,分封为公、侯、伯三等爵位。这些爵位有流有世。” “何为流?何为世?”朱翊钧问。 “所谓流,即受封只限于个人;所谓世,即爵位可以世袭相传。无论是流是世,一经受封,朝廷都要给付金书铁券为凭。辅佐高祖皇帝定天下的功臣,铁券上写就‘开国辅运’四字;辅佐成祖皇帝登大宝者,铁券上书有‘奉天靖难’四字。” “之后呢?”朱翊钧似乎很感兴趣。 “自这两位皇帝之后的受封者,武臣书‘宣力功臣’,文臣书‘守正文臣’,这些都有定制。受封的功臣,根据不同爵位而得到不同的赏赐和岁禄。高祖皇帝曾规定,赐田最多不超过五千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