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5章 论兵小子 (第3/4页)
行数日而不进粮草,甚至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在最险恶的地形上越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 “由于行军不必马匹带饲料,士兵又自带各人的食物与装备,而且通常只带最少的用量,因此蒙古骑兵不需要拖带庞大的后勤供应辎重车队,也不必保留一个后方供应基地。又由于大部分蒙古战马都是母马,士兵能喝马奶生活,因此减轻了军队食物供应的负担,使得蒙古骑兵机动性大大增强。” “这些特点,戚大帅都有专门研究。要对付蒙古鞑靼的骑兵,首先就得要破他们的弓、灭他们的马,而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火铳,因为战马闻得铳响,通常会惊慌失措,不听主人使唤。但火铳笨重,数量极其有限,火药又不足,兼之射程不及复合弓。” 说到火铳,水墨恒有意识的点了点头。 因为他接触过那玩意儿,情况确实如同张简修所言。 几年前在广西征讨僮族匪寇时,便使用了少量的火铳,射程距离也就一百米左右,有效射程其实还达不到这个标准,估计也就七八十米的样子,主要是由于制造术太过拙劣。 火铳笨重,数量有限,火药不足……的确,这一点,从朱翊钧如此小气,只肯给十支火铳就可以看得出来。 张简修接着说:“所以,除了火铳,对付蒙古骑兵的战马,可采用绊马索,或大哥推崇的带钩长矛;而防御蒙古骑兵的复合弓,可采用藤条盔甲、精钢盾牌等。当然,我认为还是大哥的方法最妙,那是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的高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