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 (第2/4页)
于他的官场成就,与冯琦、公鼐并称“山左三家”。 他的泰山诗文,数量上超过了王世贞,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足可与前后七子相颉颃。 今日,他进讲的是《论语-微子第十八》中的第十节内容:“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短短三十几个字,于慎行旁征博引,音韵铿锵地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 当刻漏房值班火者举着“巳”字牌,蹑手蹑脚进得殿来,将殿门右侧铜架上“辰”字牌换下时,殿外传来三声响亮的鸣鞭。 这是大讲结束的信号。 鞕声一停,于慎行立即奏道:“翰林院讲臣于慎行进讲完毕,有污圣听,诚惶诚恐。” 小皇上朱翊钧如释重负般,说:“给赏钱。” 只见一位太监双手托了一个装满金珠银豆的木盘,从丹墀下走到殿中,将木盘一倾,金珠银豆滚了一地。一干臣子,一拥而上,扑到地上,争抢赏赐。 水墨恒眼疾手快,也捡了一颗金珠,拽进兜里。 这种行为,也是有故事的。从永乐皇帝开始,每逢经筵日,对讲官们的赏赐,都是把事先做好的金珠银豆撒到地上,让他们去抢。这个场景虽然有失斯文体面,但因为是皇上所赐,莫不以争抢为荣。 小皇上朱翊钧走下丹墀,去了殿左的锦幄中休息。 冯保跟在后头。 张居正向水墨恒递了个眼色。两人随后也进了锦幄,坐了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