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6章 一个缝隙都不放过 (第2/5页)
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来拉赞助。因为是工商大学的学生,同学们所学的大内大多与经济和管理相关,这就是一种很大的优势。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对智力是很缺乏的,如果大家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企业的经营实际,为企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发展意见或者帮助解决一些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那就会取得双赢的局面。个人能力得到实践的检验与锻炼,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和思维的同时又能为学生会赢得比简单捐赠大得多的赞助,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在我们的智力支持下获得一部分利益和成长。 这是陈康杰在亲自参与了一次寻求赞助的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他觉得这一定比单靠宣扬无偿赞助的意义和价值要来得好。因为我们的中小企业家的道德高尚程度还没有达到那个我们所认为的高度。大企业倒是在经费里面有一定这方面的预算,可是大家也总不能都一股脑去盯着那几个大企业,不现实。 在从博文公司取得成功之后,陈康杰又和陶幂他们出去了一次,这一次拜访的是康师傅筑城分公司,很巧,是陈康杰最早投资的企业。 这次拜访,陈康杰并没有通知公司的任何人,完全是以一个陌生的身份前往的。如果刘凯知道杰少到分公司去化缘,他绝对会亲自来接待,而且一定是陈康杰开价多少就是多少。老板要钱,他一个下属哪里有什么二话可讲?甚至于陈康杰不开口,他都会给出上百万元,怎么说也要积极支持老板的工作不是。 他们来康师傅筑城分公司之前,这家公司才给了师范大学一笔一万块的赞助。谁让他们就比邻而居呢,从师范大学的校门口散步到公司的办公楼,只要十来分钟,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在外联部的干部联系的时候,分公司的对外宣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