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朝廷上谕 (第4/5页)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四川盆地四面都是高山,进出四川主要靠长江水运,非常不方便。 四川人比别人更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 因此,修建从成都到汉口的川汉铁路,被视为爱国爱省的行为,得到了全川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可是,修建铁路需要巨额的资金。经过总督府预算,共需耗银五千万两。 由于四川省连年遭遇大旱,人民生活困苦,省府财政又空虚,政府根本拿不出银两来修铁路。 怎么办呢?锡良决定发行铁路股票,采取从民间集资的办法,解决修建川汉铁路的资金问题。 总督府规定,绅士官商必须拿出银子买股票。靠土地为生的广大农民,拿不出银子买股,则采取“田亩加赋”的方式被动集股。 具体办法是:“凡业田之家,无论祖遗、自买、当受、大写、自耕、招佃、收租十石以上者,均按该年实收之数,百分抽三。” 即以农民各家耕种田地的数量,每年强行上交百分之三的谷米,作为铁路股票资金。 为了修筑川汉铁路,全川人民横下一条心,勒紧裤腰带,积极购买铁路股票,甚至妓女和乞丐都积极买股。 川民希望通过买股票和参加修筑铁路,能够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 川汉铁路完全属于民间集资商办的性质,其股权、股款和筑路权,是四川人民的命根子,涉及全川人民的根本利益。 可是,辛亥年五月九日,清廷突然颁布“上谕”,规定民办(或集股商办)的川汉铁路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