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蛤蟆神枪 (第4/5页)
不拿,当中一点难招架。 在双方交战时,枪势低平,腾跃突兀,黏敌稳准,疾如蛤蟆掠食,敌人防不胜防,在江湖上传名为“蛤蟆神枪”。 张玉麟的“蛤蟆神枪”问世后,名震四川武林,慕名来学神枪的青年才俊挤破张家大门。 清廷知道张玉麟的“蛤蟆神枪”后,准备聘他进京做御前侍卫, 但他不愿为皇帝效劳,隐退桑耕,人们难觅其踪迹,故称其为“张神仙”。 有一天上午,一个面露饥色的农妇送小儿子来到张家,称小孩名叫廖春雷, 今年十三岁,其父亲病故,她无钱养活一家人,准备把小儿子送到张家做放牛娃。 张玉麟发了善心,立即将廖春雷收下。 原来饥饿的廖春雷,在张家每餐能吃饱饭,身体见风就长。 不到两年时间,身躯已长得高大敦实。 他人又踏实勤快,是张家做家务和农耕的一把好手。 张玉麟每次晨练的时候,廖春雷就悄悄去偷看。 张玉麟发现后,见他诚实可信,便收廖春雷为徒,亲授“蛤蟆神枪”绝技。 廖春雷对师父所传的张门武术一练就痴,一痴就精通。 当西方列强入侵我国北方时,廖春雷毅然入伍,凭一杆“蛤蟆神枪”,神出鬼没,威震敌胆。 可是,廖春雷的顶头上司畏敌如鼠,有几次还没见到洋人就先逃跑了。 廖春雷对上司失去了信心,主动退出军营,准备去济南府投军。 廖春雷到山东后,见义和团“扶清灭洋”运动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