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第1/3页)
对于这些一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们来说,他们常常自认为已经是种地方面的专家,突然来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对他们习以为常的耕作模式指手画脚自然不爱搭理。 赵别枝也不恼,只要着重挑出几家有可能说动的农户,等他们把作物卖出好价钱赚了钱,其他人看到之后不用别人多说什么,自己就赶紧跟风去做了。 说到底,他们就不信城里人画大饼那一套。你把粉色的百元大钞实实在在地摆在他面前,他不光愿意尝试,而且跑得比谁都快。 不过很显然,这些农民们一股脑地跟风种草莓其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供需关系。 诚然,草莓的确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水果,在市面上一斤通常都能卖到十块以上的。 不过前期的大棚搭建、草莓母株培育、施肥防病害都是又花钱又费精力,算下来一斤草莓的成本都在六七块左右了。 如果能卖到十块一斤的话,最终的利润还是十分可观的,毕竟草莓亩产数高,损耗率也比较低。 而芜县本身并不是草莓的知名产地,知名度没打开,供货渠道也就相对闭塞,一户两户种还可以就近销售到附近县城里,可数量一大起来,这种可以说是非常娇贵的水果光是运输成本就让人望而却步了。 也难怪果贩子不愿意花高价收。 “我看王翠花头发都愁白了,那草莓卖不出去就得烂地里,一年到头的辛苦全都打水漂,造孽哟。”张婶长叹一声。 赵别枝眯了眯眼,状若无意地开口:“姨,他们种草莓搭的大棚在哪儿啊,我怎么没看到过啊?” “哦,你们回去那条路刚好和他们岔开了,等会儿那个岔路口往上开一段就能看到了,村子里的大棚基本都搭在那边的,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