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回到明末_第四百三十一章:流放晋王一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流放晋王一脉 (第1/8页)

    “预备役政策?这个预备役又是什么?”洪承畴听着这个自己从来都没听到过的名词,一下子有些迷茫起来。

    赵文看着疑惑不解的洪承畴缓缓的解释了起来。

    良久之后,洪承畴恍然大悟的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可是大人,这预备役您也打算采用募军的形式,这样一来,那财政的压力就非常的大。”

    “必须采用募军的形式,财政不是问题,而且本地的预备役士兵不能驻扎在本地。预备役不出省,也就是说预备役的驻扎同省不同县。

    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预备役在某些事情上包庇当地。至于正规军,我也打算采用募军的形式,对于正规军的驻扎,我打算采用混合驻扎。

    也就是说驻扎在南方的士兵不光是从南方招募上来的士兵,其中还要有从北方招募上来的士兵。不止是南方,到时候整个天下我都准备采用这种方式,还有军中的参赞制度,这种制度以后也要发扬光大。

    如今大明卫所制之所以这么败坏,归根结底是因为士兵不流通,军官不流通。一个百户管辖的人只要没有意外的话,哪怕过个十几年,还是这些人。

    再加上大明的军官世袭制度,这就加重了这种现象。如今军队私人化之所以这么严重和这两种制度是分不开的,

    所以,这两种制度必须废除。”赵文缓缓的说着,将自己的构想说了出来。

    其实赵文的构想也是采纳了后世对军队的管理,后世对军队的管理可是经过检验的,是值得使用的。

    洪承畴听着赵文的声音心中不停盘算着,片刻之后,洪承畴看着赵文,“大人,您这个办法好是好,但这种办法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可是到最后却弃之不用了。

    您这种制度对军官的需求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