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3/4页)
民死了就死了,没死也该全部入奴籍,让他们全部当奴仆和苦力去,省得他们有闲工夫闹事。 不过嬴政没开口反驳扶苏的话,其他人也没敢再纠结这个问题,只提出这两年仗打得有点多,各地储存的粮食可能不太够,别救济了邯郸郡,反而饿死了自己人。 扶苏说道:“我们不如向燕、魏两国借粮,他们临近邯郸郡,运输方便,作为回报,我们可以在邯郸郡各县补种过后组百姓去给他们修路,不用他们付工钱,管吃管喝就成。实在不行,还可以用蜡烛、竹纸、新盐这些货物来交换,相信燕、魏两国应该会愿意的。” “不可。”冯去疾反对道,“公子也讲了修路有诸多好处,给他们修好了路,岂不是帮了他们一把?” 扶苏微微地一笑,说道:“不是这样的,诸位可还记得智伯灭仇犹之事?” 在座的都不是见识浅薄的人,听扶苏这么一说,都想起了智伯灭仇犹使的计谋。 当时智伯要打仇犹国,结果仇犹国路不好走,要打进去很费功夫,所以智伯以要送仇犹国一口大钟为由,让仇犹国修好路把大钟接回去。 仇犹国君不听臣子劝告,组织人手修了大路,结果智伯的军队长驱直入,迅速把仇犹国给灭了。 由此可见,路修好了能做什么用,与路本身无关,与促成它们存在的人有关。 在座的人都知道嬴政所图甚大,早晚会把燕国、魏国也纳入秦国版图之中,既然是这样,组织人手给燕魏两国修个路好像没什么不妥。 即便他们有了好走的路,难道还能比秦人更骁勇善战不成?不过是方便秦国大军直取他们的要塞和王城罢了! 所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