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_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13节 (第3/7页)

战乱动荡的社会逐渐稳定了下来,人口相应的也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此时人地矛盾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

    而这杀婴和人地矛盾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牵扯到古代的税收政策——人头税,也就是现下的丁赋。

    因百姓们的土地是有限的,每年的收成也基本是固定的,但随着家里人丁越多,那相应需要交的人头税也就越多,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人地矛盾。

    所以,清廷一直鼓励百姓们垦荒,也正是为了扩大农耕用地,降低人地矛盾,但对百姓们而言,最行之有效的法子便是减少家中人口的数量,也是因为实在是养不起。

    但古代人没有行之有效的避孕措施,像宫廷中大家都避之不及的避子汤,对他们而说却是奢望,要知道避子汤的那些药材可远非普通百姓们承担的起的。

    又因民间医术比较落后,女子有孕后堕胎的风险极大,所以,只能选择生下来……再杀。

    而这却还是发生在江南富裕地区太平年间的事,可想而知,天下间每日还要多少这样的事发生。

    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也是穷苦百姓们的悲剧。

    想到这里,安清下意识往四阿哥那里看了一眼,康熙晚年的时候,因着人地矛盾太严重,为了能让百姓安居乐业,颁布了‘永不加赋’的政令,意思是不管人口与土地如何增长,田赋和丁赋的数额都不再增加。

    而在雍正继位后,雍正正式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就是把固定下来的人头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税,而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这项改革的本质,就是把农民阶级的人头税强行加到地主阶级的土地上去,毕竟,当下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那些地主豪绅手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