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61节 (第3/7页)
,下意识便觉得她是对的。 这就是当在某一领域取得绝对的权威后,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就比如现在,她每每提出一个农学观点,已经不需要像最初那般,要经过反复证明才能人相信并接受。 这不仅是对于农事学堂的众人而言,对于康熙以及朝堂上的百官亦是如此。 前些日子,山东、河北等地因为突遭暴风雨天气,小麦出现了大面积倒伏的情况,往年出现这种情况,衙门都是鼓励百姓们去试着把小麦扶起来,但这种做法却是大错特错的。 小麦发生倒伏之后,如果人工强行扶起的话会再次导致茎秆和根部断,不但起不来任何作用,还会造成二次伤害。 当时康熙着人来问她时,安清第一个强调的便是不要扶,顺其自然,让小麦慢慢恢复生长,然后又给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比如要用10%比例的草木灰水溶液去促进生长和灌浆,尽量减轻因倒伏而造成的减产的情况。 再比如,为了避免倒伏的麦田,容易让小麦染上条锈病、赤霉病等小麦常见病虫害,所以,在此期间还要加强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进行喷洒相关的土农药等等。 她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本以为康熙和朝廷百官怎么也会让她去佐证一下,谁知人家直接让采纳并实施了。 当然,结果也证明她这些做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成功挽回了不少地方的小麦,避免了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的情况。 也就是那时,安清才突然意识到,经过她之前几年的努力,她如今在农事这一块的权威性,已然是得到了康熙及百官们的认可。 虽说这种一人权威性的认可,在科研学术发展上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此时的安清而言,确实件好事。 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