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_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66节 (第3/8页)

 “没什么不方便的,也不是机密的事。”胤祺回道。

    接着,他便把近些年农业的情况以及他皇阿玛颁发的一些政令都说简单说了下。

    安清越听越认真了起来,主要是胤祺讲的很是仔细,因着他们这些阿哥常年被康熙身边,知道的自然也比旁人要更全面些。

    从他叙述中,她大概捕捉到了一些关键点。

    一是因清代前期人口增长前所未有的迅速,人地比例失衡的问题,也在此时显露出了端倪,二是康熙好像已经开始有这种意识了,但还只是萌芽阶段。

    在农业社会中,‘人地矛盾’可是索去无数王朝性命的死结,也是众多统治者至死都未想明白的一点,但因康熙在位时间比较长,且又是个一心想有作为的明君,所以,他才有机会认识到这一严重社会问题。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但土地的数量却是有限的,于是人均亩产量只会越来越低,这也就意味着许多人会吃不上饭。

    所以,这些年康熙才这么大力鼓励各地垦荒农耕,对培育水稻的事这般上心,还有那些致力于提高作物产量的政令,皆因如此。

    安清突然意识到一点,她那块地里的小麦,好像还可以图谋的更大一些。

    康熙此时已经把这冬小麦的种植期待点拉的这么低了,若是她能解决或者缓解他所谓的这‘天灾’,从而提高小麦粮食的产量,那届时定会把惊喜值拉满啊。

    毕竟,也不是所有地区都能种水稻的,像山东、河南和陕西等地的大部分地区还真就只适宜种小麦这种粮食作物。

    两人聊了好久,不知不觉就聊远了。

    胤祺突然想起一件事,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