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68节 (第6/8页)
不了什么。 凭心而论,当年立太子,确实是实属形势所迫,当时正处于三藩之乱危机之际,吴三桂已席卷了半个大清,为了凝聚人心,争取汉人群体的支持,康熙这才决定依照中原汉人的政治传统,立胤礽这个嫡长子为太子。 虽说当时对太子能不能继承大统尚不能定,但那会康熙可以确定的是,为了摆脱蒙古各部对清廷的辖制,定是不能再出一位和蒙古有关系的皇子继承大统。 所以,当时他把老五送到宁寿宫时,也就直接断掉了他未来的可能。 这些年,康熙隐约也能猜出些,太后是明白他意思的,但出于母子二人之间的默契,便都不曾说破,谁知太后今日却此时给挑破了。 太后叹了口气,道:“皇帝,这些年,哀家虽从未说过什么,但哀家知道你的不得已,也明白江山社稷之重,你做的并没有错,但哀家对老五这孩子还是心里有愧,要不是因为我这个老婆子,他也不会……” 康熙忙出声打断了太后的话,“皇额娘,您千万不要这么想,老五能在你膝下长大,是他的幸运,您放心,儿子日后也定不会亏待于他。” 太后轻点了点头,“皇帝哀家自是信得过的,也从未担心过此事,所以,皇帝啊,既然如此,何不如了老五的心愿呢,总归也碍不了大清的社稷。” 既然一开始便注定无缘那个位置,随心所欲些又何妨。 “哀家也知晓,你是一片慈父之心,害怕他走上先帝的老路,但安清那孩子哀家瞧着,身子骨硬朗的很,一看就是有福长寿的人,再从另一个方面想,以那孩子的才能,若是将她缠在后宅那些琐碎之事中,对大清也未尝是件好事吧……” 康熙在宁寿宫待了许久才离开,太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