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_第10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节 (第5/5页)

不空车,也能挣翻倍的利润。

    换下一卷竹简,也写着开垦前三年赋税未一百文,种植大豆是暂时解决温饱,大豆好打理,能让百姓有更多的时间去种植草药。

    三年后,百姓都有些许余钱了,便能去租更好的耕地,或重新开垦耕地,自然也不用继续用坡地种植大豆。

    第三卷,表达的意思提议百姓可先欠下租银,来年收成后再交,同时收取一分利。

    这三卷,便把所有方策写得一清二楚了。

    看完,孙幕僚眉头紧皱,但没有再说话。

    钱幕僚放下了竹简,看向伏危:“药材需求的量能有这么大吗?”

    伏危淡淡一笑:“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生病,每年春冬季节用药为顶峰。而玉县为小县也有六七千人,便是千人年均用药半斤,也是五百斤,更莫说是大县和多个郡县。”

    周知县看了眼伏危,暗道他这几日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解的。

    孙幕僚嗤笑道:“也不是人人都会生病的,再有穷人也买不起药,生病也是扛一扛就过了,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药。”

    伏危平静的看向他,不疾不徐的应:“所以,我方才说的是千人。”

    孙幕僚一时哑口无言。

    周知县看向孙幕僚,暗暗一叹。

    到底是土生土长的玉县人,也没出去见识过,眼界就止于此了。

    当初会用他,是因初来玉县,对玉县不熟悉,需要一个本地人来打理,也才会招募了本地最有学识的先生。

    但三年过去了,这孙幕僚太过执着于这玉县一亩三分地的权势了。

    眼界与心思过于狭窄。

    钱幕僚看了眼伏危,而后看向大人:“这方策,在下觉得可值得再细化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