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一章:邀请 (第4/7页)
只能跟着岑老夫子去教书。 “这几年,还得感谢刘公为我仗义直言。”萧诚端起了茶杯,笑对刘凤奎道。 刘凤奎摇头:“谈不上,我只不过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原汁原味的报给朝廷,抚台能容我活到现在,实在是让我感激涕零。” 萧诚笑了出来:“刘公这是说笑了,这些年,我们也算是合作愉快。我相信这些年,刘公看到的,听到的,也足以让刘公您往深里想一想了,是吧刘公?要不然,您也不会在我们经营大理的时候,如此大力的助我!” “这是为大宋开疆拓土,我自然是责无旁贷!”刘凤奎道,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抚台,到今天为止,我实在是搞不清我的那些手下,到底还有几个真正是我的手下,他们只怕大部分都已经变成了知秋院的人了吧?” 萧诚摊了摊手:“这个,我真不知道,您得去问吴可。” 想起那个阴挚的年轻的统计司的副司长,刘凤奎摇了摇头。 “我一直看不明白抚台您。”刘凤奎叹道:“但这些年下来,我至少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抚台您,绝对无意造反。既然如此,您与汴梁之间的那些误会、矛盾,为什么不说开来,化解开呢?” 萧诚微笑道:“我愿意,他们相信吗?” 刘凤奎顿时哑然,是呀,汴梁那边儿会相信吗? 如今的贵阳路安抚使,事实上是萧诚使用了类似于胁迫的手法,迫使朝廷不得不承认,因为都堂上的那些相公们看得很明白,假如不遂了萧诚的心愿,那么,说不定贵阳便会变成第二个横山。 如今虽然在事实上贵阳路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掌控,但在面子上,却还是勿容置疑的大宋领土,而萧诚也愿意给他们这个面子,甚至每年还象征性地向汴梁上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