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 (第4/4页)
活了。】 刘彻可算是露出了个笑脸:“朕的后代就是争气。” 卫青心说人家好像不是您的后代,但看着自家陛下这么高兴的模样还是默默闭了嘴,算了,一笔写不出两个刘来。 刘备也是又意外又高兴,司马家的糟心事听得他窝了满肚子的火气,本以为刘氏一脉已然完了,没想到后面还能出现一个刘裕,还是自己的后人,心情好了不止一点。 显然两人都选择性忽略了楚棠话里的那个“据传”,也忽略了刘裕起兵的名义是讨伐桓玄,言下之意就是匡复晋室。 【刘裕草根出身,跟刘备一样卖过草鞋,当年在孙恩麾下,作战骁勇,陶渊明一听说他起兵了非常高兴,他认为刘裕出身寒微,心怀大志,一定能诛灭桓玄,匡扶晋室,救万民于水火,于是他就乔装打扮去到建康,投到刘裕麾下。 面对陶渊明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大才子来访,刘裕非常高兴,他竟然能从桓玄控制下的江州乔装打扮来投我,他是多么心向我啊! 更可喜的是一番谈话下来,刘裕可以确认陶渊明非常有见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封他为镇军参军。 陶渊明随扈以来,觉得刘裕这人也挺不错的,对他的好感蹭蹭蹭往上涨。双向奔赴,眼看就要谱写一段政治佳话。然而,这一次,他又又又一次看走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