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3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第3/3页)

微感慨:“开元、天宝年间,《霓裳曲》盛于宫廷,天宝乱后,宫中乐声渐歇,此曲复炽于藩镇,及至前唐衰落沦亡,一代名曲亦是‘寂不传矣’。国家兴衰,竟可从一支舞曲上观出。”

    “君王逸乐,失于国政,那梨园之祖的称谓,于玄宗,也不知是赞是讽了。”

    苏辙跟着一叹,想起盛世湮灭,也不由有一丝憾然。

    宋初,汴梁。

    李煜凭栏远眺,幽墨一般的重瞳中似是怀念,又似是伤感。

    “霓裳曲啊……”

    他想起故去的妻子,大周后娥皇。娥皇通书史,善音律,于琵琶一道最是精通,也曾寻按谱寻声,补缀遗曲,复现霓裳羽衣之盛。可今时今日,玉人不在,歌舞难寻,连唐宫也再不复见。

    他以手掩面,低声喃喃:“似诉平生不得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一般有四根弦,琴弦有粗有细,粗的被称作大弦,细的则称小弦。嘈嘈,意指声音沉重舒长;他说琵琶女快速拨动大弦,其声沉重舒长,好像阵阵急雨落在瓦片上似的,重且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农村居住的经历,以前村里的那种瓦房,逢上暴雨就是这样的声响。】

    唐朝。

    王维不自觉点头,他会写诗,也懂音乐,几乎立时便体味到了这句诗的妙处。

    “以急雨落瓦拟大弦之声,直引起听者联想,又使琵琶声之旋律真切可感,实在是妙笔!”

    奉天殿。

    朱元璋顿了顿:“言下之意是,后世许多人不曾住过瓦房?”

    时下除宫衙寺庙、官宦之家等,顶上大多盖瓦,乡野之家,家境稍丰也可以住上瓦房,但犹有贫户顶上无片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