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15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第1/3页)

    杨玉环倚窗而望,脸上尤带泪痕。她的一生到底是什么呢?本是寿王妃,却又被君王看上,强入宫闱。她不能反抗命运,一意做那宫中的解语花,可是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她不曾想祸乱朝纲,也不想葬送大唐,可最后却是为大唐殉了葬,她之一生,何尝自己选择过?诗文里这样深婉,后世的百戏如此感人,谁问过一句,她是否愿意?

    杨玉环忽然掩面而泣。

    ——莫做昭阳宫里人。

    太极宫。

    李世民嘴唇紧抿,不可否认,白居易写得很好,楚棠放的舞台剧也颇为动人,但是……

    “君王耽于美色情爱,难道是什么好事吗?若非他李隆基懈怠朝政,识人不明,何至招此祸患?他们此恨绵绵无绝期,我大唐的百姓就不无辜么?!”

    李世民气愤不已,先前听到李忱功绩之时的喜意荡然无存。他就知道,每次讲到唐朝的诗文,他的心情就顺不下去!

    殿中的诸臣不妨陛下竟会想到这么多,反应过来脸上俱是钦佩极了,甚至隐隐有点自豪,看看,这就是他们奉行一生的明主!

    清朝。

    诗人袁枚也忍不住摇了摇头:“白乐天为此诗,终是存了身世之感。比之石壕吏中夫妻生离之惨象,帝王之哀,又算得了什么?”

    【中唐时期传奇兴盛,前面说过,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是传奇大家,他的好友元稹亦曾作过《莺莺传》,白居易身在其中,难免受到影响。

    事实上,中唐时期的传奇和诗文确实是相互影响的,这首《长恨歌》就借鉴了许多传奇笔法,写得充满故事感,跌宕感人。

    不过我们回头看看,想想安史之乱的那些百姓,想想大唐其后百余年的衰落,或许,我们还是要回到袁枚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