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2/4页)
就答应了把韩非留在秦国,生怕晚了一点,惹怒了秦国,自己那可怜的国土又要不保了。 不过韩王虽然把韩非“卖”给了秦国,但是韩非依然是一颗丹心向韩国,嬴政也不着急,毕竟韩非若是这么轻易就抛弃韩国,那他也不是韩非了。只是既然韩非一心向韩,那么至少现阶段,韩非是不能用的,其实不止是现阶段,就是灭了韩之后,韩非也还是不能用,除非韩非自己想通,不然韩非就只能一直呆在学宫里,挥舞着法家的大旗,领着法家那群嘴炮狂人,跟儒家开怼。 谨欢觉得荀子这老头也是够奇妙的,教了那么多弟子吧,最出色的就是李斯和韩非,没错,两个法家。这事要搁谨欢身上,她个小心眼非得气炸了不可,劳资辛辛苦苦教养你们长大,居然“叛出”师门?必须狠狠抽一顿板子,方能解我心头之气啊。 然而荀子这老头不是一般人呐,他不仅不生气,还挺高兴,觉得这俩高徒还是很得他的心意的。当然啦,要是小徒弟能来一点“手撕儒家”的行为,他就更高兴了。 韩非答应了吗? 那必须没有啊! 早就说了,秦国自打商鞅来了之后,基本就是按照法家的学说在治国,对于李斯韩非这些法家继承者而言,秦国啊,真是一个好地方。 而且秦国从上到下,都很推崇法家啊,于是在嬴政让李斯把韩非塞进学宫之后,韩非就拿起笔,挥毫泼墨,笔耕不辍了。 自打荀况来了秦国,而纸张笔墨又被发明发售之后,秦国一改先前文化贫瘠的现象,成为众多读书人心中的理想圣地。大概是因为荀况来了的关系,在众多来秦投学的学子中,最多的便是儒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