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8 (第3/4页)
:“老十四的字单个瞧着不显,提勾锋锐,用笔简略,字形狭长,转折处过于奇巧。可是如今这通篇写下来倒有些化繁为简,气势如虹之感。” 他满意地连连点头,一副迫切需要共鸣的样子。然而绣瑜实在不知这个哏该怎么捧,她艰难地说:“老十四的字不是打小就这个样子吗?” 您是有多久没认真检查过儿子的作业了啊? 绣瑜转念一想,便恍然大悟。满宫里的人都知道康熙喜欢董书,十四的柳字放在一堆漂亮的董书中,当然不抢眼。估摸着康熙今天心情好,才觉得特立独行也是一种美。 她赶紧又笑着补充道:“不过臣妾向来不长于书法,听您这么一说,好像又有些不同。比如这个熙字底下四点,臣妾记得老四喜欢点上很深的四个墨点儿,老十四写的却颇多连笔,倒像个一字。” 康熙这才满意地点头,得寸进尺地踩了她一脚:“老六别的都好,就是这笔字随了你了,可惜。传旨,朕准备弃舟登岸,白龙鱼服前往黄河沿岸视察河堤情况。”又问:“德妃可要同行?十四阿哥也去。” 绣瑜愣了一下,险些砸了手里的镇纸。单独行动!身边少于两个包子!自打九儿出生之后,不,自打来这里以后,她好像从来没有这样出行过。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读胤祯在青海战场上写给康熙的奏折被苏了一脸。基本上可以看到,去的前一年还是个话痨,每篇都要唠唠叨叨写很多,而且什么想皇阿玛了,家中是否安好之类的也都写上=。=有一次康熙直接批“尔之所奏冗长”。第二年,就完全是杀伐果断,说一不二了。 九儿的事情先按照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