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日常_分卷阅读1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7 (第3/4页)

要领了先锋旗, 互不相让,锱铢必较。其中重重琐碎,不必细表。

    单说小阿哥们无比兴奋,丢了笔墨, 挽了长弓, 日日往武场马场上去。素来怕热的胤禛也不嫌那盔甲又沉又闷了,喜文厌武的胤祉也开始研读兵书了;五六七三个小的更是日日苦练,时不时让谙达往皇阿玛跟前表白一番, 生怕康熙忘了他们。

    绣瑜看了胤祚每天兴冲冲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模样,就差在头上绑个白条,写上奋斗了。她终于忍不住打击儿子:“你才多大?就是还没入关的时候也没有九岁孩子上战场的先例。”

    胤祚不禁苦了脸,瘪嘴说:“可是四哥五哥多半都会去, 又断在我这儿。”

    明眼人都知道此次出兵外蒙,乃是以数倍的兵力对敌, 最差的结果也只是不胜罢了,绝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可谓是刷战功的好机会。而军功在清朝就是硬实力,以前的多尔衮、日后的年羹尧,都是因为军功在身,皇帝也得忌惮他们三分。

    可打仗也是要讲究制衡之道的。

    康熙的本意是太子留守京城,一三四五,四个阿哥随他出征。四妃的儿子,刚好不偏不倚一人带一个。大家一起刷战功,进一步巩固四妃的地位。

    胤祚是康熙十九年二月的生日,只比胤祺小四个月罢了。真论起来也不是不能去,只是永和宫就比别人多一个孩子了。

    绣瑜只好揽了儿子在身侧,轻声说:“好孩子,委屈你了。”

    胤祚现在还没参透这一层,只是单纯觉得委屈,又想到要跟四哥分开好长时间,才闷闷不乐罢了。见额娘这样说,他才懂事地收了抱怨的话,换了笑容。

    胤禛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