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3章 北直隶,长城,古北口 (第2/7页)
其实,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承德这个名词。在一般的民众嘴里,这里就是哈喇河套。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这么美丽的地方,总是和战争联系在一起。事实上,鞑子的两次入寇,都是从这里进入的。在入寇之前,鞑子都在哈喇河套休息,养精蓄锐,然后等待最佳的时机,一举杀入。 可以说,古北口,还有东面的喜峰口,是威胁京师安全的最严重的两个关隘。为了京师的安全起见,虎贲军是需要在这里安排防守部队的。张准的初步计划,是每个关隘,部署三百人左右。 嗯,就是三百人。在张准看来,三百人足够了。他们的目的,只是监视蒙古大草原的动静,而不是和蒙古人战斗。张准相信,在这个时候,就算给蒙古人一个鲸鱼的胆子,他们都不敢入寇。 事实上,对于长城这样的防御性建筑,来自后世的张准,一直都是持否定态度的。长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能是防止一些小型的袭扰性的攻击。想要防备大量的游牧民族的入侵,还是要从提升整体国力,保持对塞外的控制权着手。如果等到游牧民族向长城发起大举进攻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以张准的个性,是绝对不会修筑长城的,他只会向汉朝那样,派遣大军,屡屡的扫荡匈奴,不断的削弱游牧民族的力量。事实上,只要中原政权的力量强大,什么样的游牧民族,都不在话下。 相反的,要是中原地区的政权,本身就是黑暗腐败透顶的,不需要游牧民族发起进攻,自己国内就首先闹起来了。好像汉末,好像明末,都是自己国内首先闹起来,然后才有游牧民族大举南下的。只要自己国内不闹,游牧民族基本上没有南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