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0章 又到秦淮河 (1) (第4/7页)
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却已经将南京治理得整整有条了。张准对于自己看到的一切,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再次说明,只要用对人,无论多么困难的问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崇祯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用对人。 在紫禁城的偏殿里面,宋应升详细的汇报了应天府的各项工作。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应天府属下的各个地区,都已经推行了均田令。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也已经贯彻到了基层。总的来说,效果还相当的不错,民众对虎贲军的拥护力度很强。 宋应升知道张准关心农业,因此,他特别提到,今年的六月,应天府属下区域的水稻产量,平均亩产量超过四百五十斤,比之前至少提升了三成。由于开垦出来的荒地数量也增加了三成左右,因此,综合计算,应天府今天夏粮的收入,比以前至少增加了六成。 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南京城的治安和秩序,才能迅速的稳定下来。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话,在崇祯十一年的南京城,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当时,虎贲军刚刚接管南京城,发现这里面的仓库,都已经被搬空了,一粒存粮都没有。 没办法,虎贲军只好从其他地方调运粮食。一艘艘的运输船,满载着粮食,在南京城的北面码头靠岸。当时的南京民众,担心自己买不到粮食,纷纷拥挤到码头的附近,就地买粮。由于需要粮食的人很多,加上一些没良心的大商家的囤积居奇,粮价一度上扬。 粮价上扬,自然引发了民众的不安,抢粮的情况时有发生。民众越是抢粮,于是引发民心的浮动。幸好,虎贲军后方的粮食供应,是很充足的,又有更多的大船运来源源不断的粮食,粮价才逐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