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融入血脉的经验 (第3/5页)
且养虾并不是说要进很多水的。只要池塘的水不漏,一茬虾到养成大概也就换三四倍的水。 进入五月中旬,那几个大学生技术员看唐浩泽的眼光没有了那种自然而然的傲气。 湾州地区的对虾养殖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进入五月份后,湾州大量虾塘发病了。不管是土塘还是新建的高位池,天天都能听到说谁谁谁又排塘了。 而卢方其它那些还没改造的土塘养的虾,虽然也排掉了两口,但大部分都依然养得相当好。 尤其是唐浩泽管着的这将近三百亩的池塘,几乎没有出过问题。或者说,是有问题要出现了,都被唐浩泽提前解决。 路唐村的这个养殖场的池塘,放养密度最高是每亩四十万,密度最小的也有三十万。这个密度要比土塘高八倍,比那些高位池也多两到三倍。 他们对唐浩泽这个变态,那里还敢有什么傲气的。如今反正是唐浩泽让做什么他们就做,能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就记起来。想不明白的,能放下身子的就去找唐浩泽问。唐浩泽也会尽心给他们解答。 唐浩泽也感觉到那几个技术员态度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他乐于见到的。 这天上午,唐浩泽早早慢跑着去看了一圈池塘,又去看过正在喂食的东风螺。没有发现问题,这才吃了早饭。协助他管理虾塘的两个大学生已经测过水质。 唐浩泽看过水质数据后,就召集工人安排了今天的工作。工人自然会按照安排去干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