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闽南风味扁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闽南风味扁食 (第2/4页)

未改变,先是将面粉加水,加入适量的苏打水,揉成面团后,再用擀面杖将小面团揉搓成薄如细纸的皮坯。随着科技发达,机器代替了手工,皮坯做得越来越薄越有弹性。做好了皮坯后,再选用精细的后腿rou,用棒槌拍打,最后拍成粉红色的rou泥,这道工序拍得越细越好。今天,人们基本上改用机器绞细。但由于机器高速运作所产生的热量,会烧熟rou泥,所以其味道远不如手工拍打来得鲜美。

    以上两道工序做完,接下来就是包扁食和煮扁食了。我从小就看过,师傅们在煮扁食的时候,一般是现包现煮的。他们先用大骨熬好高汤,使高汤呈乳白色状,然后改成文火留锅慢熬。待客人过来品尝时,师傅们便取出大碗来,在碗底放入些许葱花、香油、鸡精、料酒、盐等调味料备用。

    然后,再取出一定数量的皮坯放左手上,右手拿出一片小木片,从那一大盆rou泥中,刮下些许,涂到左手的扁食皮上,然后顺手一捏,就是一粒。将包好的扁食放在高汤里一煮,数分钟后就熟了。然后用漏勺捞起,倒入装有调料的碗里,加入高汤,就是一道十分鲜美的风味小吃了!味美,rouq,汤鲜,真真是物美价廉!

    今天,我在家乡吃扁食,是五块钱一碗,大概也就十来个吧。和过去相比,物价翻长了五十倍!但是,扁食的味道并没有增长五十倍!反倒是物质丰富了,吃多了,感觉越来越没劲了!所以,我发现小的时候,跟着父亲箩筐后面猛跑,那股劲儿,值!

    闽南风味小吃——扁食(风味篇)

    小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