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名闻天下泉州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名闻天下泉州桥 (第4/6页)

也是一座跨海式的石桥!

    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故此桥得名“安平桥”安平桥全长2255米,约五华里长,故俗称“五里桥”赶在一个好天气里,我去了一趟南安水头镇,回来的时候,正巧路过安平桥。因此,乐得“顺手牵羊”提着相机便往上走去。

    安平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历经十四年方大功告成。和洛阳桥一样,它也是采用闽南花岗岩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近海水处种蛎,形成“种蛎固基法”其桥宽为3-3。8米,共有361个孔墩。由5-8条大石板铺架而成,硕大的石条长约5-11米,宽0。6-1米,厚0。5-1米,重4-5吨,最大的石条重达25吨。

    安平桥的倡建者黄护原是一方富商,靠经营海外贸易发迹。据说,当年他捐资三万缗钱倡建此桥,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却不幸病逝。后由其子黄逸继承父志,继续支持“安平桥”的兴建工作,直至公元1152年终于全桥完工。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酾水三百六十二道,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因此,若说安平桥的后期建造主持工作,则是当时的郡守赵令衿。

    做为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安平桥被称为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第一长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工程技术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物标本。1961年2月4日,安平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的成功建造,打通了由泉州南下漳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