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6/7页)
分便宜的棉花这会儿运到北方来,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天价。 稍微爱点俏的嫔妃从前都是衣裳稍微做的薄一些,然后披风做的厚一些,这样在室内接了披风也好看一些。 严绮云的披风现在都是羽绒和貂皮、狐狸皮的混着来。 当然,羽绒披风属于她自己的一时兴趣,当时做了个披风形状的羽绒内芯后,严绮云还用自己绣了单面的布料做了个类似被套一样的羽绒披风面,还搭配可拆卸的毛领子,就突出一个特别有创新。 属于后世一些高奢品牌看了直呼学到了的“潮流”。 当然,这玩意儿就不像她之前弄出来的羽绒被那么受人欢迎了。 有能力搞的妃嫔情愿披皮子做的,而好不容易搞到些羽绒的低位嫔妃都直接做了更紧要的物件。 别人不懂得欣赏严绮云……当然是完全理解。 实际上她自己做完都觉得自己好像实在是有些闲得无聊,这东西说保暖吧,也就比棉质的好一点。 对她来说,大约也就是属于“作业”消耗的一百种方法之一。 自打她刺绣学的渐入佳境后,给刺绣排的课也多了一些,这刺绣不比书法。 书法练完了不满意烧了就是,毕竟用过的纸张也没有别的正式用途,可刺绣练完不管满不满意,都是上好的料子,扔了都是浪费。 先不说康熙嘴上一直都推崇勤俭节约,光是严绮云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就苦过,最难的时候一天三块钱伙食费,靠着课后打零工给人以及给别人做家教活下来。 让她直接扔了她是做不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