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原来童年不曾被治愈 (第3/4页)
常般天真无邪。 “好呀,爹要大婚了,我要吃得饱饱的,给爹当傧相呢。”荞儿笑道。 荞儿跳下秋千,主动牵起鸬野赞良的手。 鸬野赞良一愣,抿唇浅笑,不自觉地握紧了他的小手。 走了几步,鸬野赞良认真地道:“小郎君,奴婢在故国时曾听僧人布道,僧人从大唐而来,大唐有一位名叫‘拾得’的高僧说,世人皆苦,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荞儿不解地道:“啥意思呀?” 鸬野赞良缓缓道:“高僧的意思是,无论所处何地,当有沉稳冷静的心境,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奴婢是失家失国之人,仍能在别院安心生活下去,小郎君比奴婢幸运多了,不应惆怅失落。” 荞儿想了想,摇头道:“我还是不懂,但我会一直懂事下去的。” 鸬野赞良担忧地看了他一眼,但也没再说什么。 ………… 教了一下午的课,李钦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后院卧房,然后倒头就睡。 小混账们吸收知识的能力还是一如既往的渣,反倒是国子监的学子们却颇有天赋,很多新知识一点就通。 如今李钦载总算明白了孟子的心情。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为一乐,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为二乐,择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三乐。 李钦载深以为然,尤其是择英才而教之,太爽了,省心又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