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8 (第3/4页)
,按理说在宋茯苓面前不应该如此自谦。 可他不仅这么做了,还对宋茯苓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先生体弱,今夜又是这等寒雨天,实在不该在车中苦等,万一染上湿热反倒叫陛下和太子忧心了。” “多谢李大人,车中备有炭炉倒也不是太冷。”宋茯苓显然早就习惯了“守在府中反而忧心重重,只等太子殿下苏醒方能真正落心。” “宋先生不愧是守如山长义子,贤良方正堪称当世读书人之表率。只是挂闲于东宫着实屈才,若先生有意……” “宋先生多次推说有心无力,相国大人如何又忘了?”一道清脆爽朗的嗓音赫然打断李世琛的话“上了年纪最好还是致仕回去养病,左右李氏后辈人才辈出,连后顾之忧都没有。” 李氏到了李世琛这一代,除了长子便没有几个子侄能堪大任,恰逢长孙出了那档子见不得人的事,来人这话就差没在李世琛胸口上捅刀子了。 偏李世琛还不能明着发难“原来是益王,益王府就在皇宫外侧,如何到现在才姗姗来迟?可是被哪位新得的女伎缠住了脚脖子?” 时人狎伎为乐,李世琛这话倒不算出格,顶多算调侃。 谢渺冷哼一声不与回应,转头来和宋茯苓说话“宋先生,你可是要进宫探望太子?” “正是。”来这儿的谁不是想打听太子情况? “巧了,本王得皇兄口谕正要进宫,不若便捎你一程?” 宋茯苓自然不会拒绝“如此宋某便多谢益王殿下。” 益王乃今上嫡亲的弟弟,和长兄的温和守礼不同,他于酒色一道颇有兴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