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_分卷阅读2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0 (第3/4页)

,便上奏折,道“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指出占领辽东大部土地、世袭辽东郡公的高句丽乃是大隋夺回故地的敌人。

    杨俨将杨秀封为燕王,本就有其意,裴矩这么快就上奏折,当然是因为他是一个聪明人,早就有这个想法,如今又闻弦歌而知雅意。

    杨俨便称“可夺孤竹国之土者,舍燕王其谁”,不仅将杨秀放了出来,还令其统帅十万大军出征。

    实际上的人数是十万,那么对外宣称的时候,便成了三十万大军。

    粮草、军备等,杨俨这些年一直在准备,自然很是充足。

    事实上,大隋自杨坚在位的时候就对的高句丽不满,常有冲突,只不过现在准备撕破脸皮了而已。

    元祚八年,隋军攻占高句丽的大部分地区。

    杨广最后把大隋玩没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征高句丽失败,而最重要的第一次,就是在大幅度占优势之后功败垂成,他后世旅游的时候还听过被韩国人尊为“英雄”的乙支文德的事迹,此人数次诈降大隋,最后令大隋数量庞大的军士葬身他乡,还被做成了京观,对杨俨来说,这简直是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

    于是隋军这次接到的唯一一个强制的必须执行的命令就是赶尽杀绝,不接受投降。

    高句丽人虽然死战,但是最后依然被大隋击败,然后,他们就没有然后了。

    元祚八年,高句丽覆亡,辽东之地尽归隋土。

    天子杨俨以此地为燕王杨秀之藩国燕国,使其能于国内称孤道寡。

    此后其余的宗室也渐渐或主动或被动地请仿周世之事,入夷狄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