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亨利巴尔 (第15/17页)
放他走了。” 她向我展示了那张签名,RC ,字体华丽弯曲。 我的好奇心没有减少一丝一毫,难道当年小姐珠胎暗结,或是战场上的一夜欢爱留下的产物? 从小母亲就责怪我过分执着的天性,如今面对着谜一样的故事,我夜夜无法安眠。 终于过了快一个月,在一个辗转反侧的深夜,我在图书馆里借到了1922年的英国庄园主名单,找到了克罗克兰庄园的地址,我还留意到庄园最后一任主人,罗德里克·克罗克兰,生于1892年,卒年不详。仅此而已,完全没有提到那位光彩夺目的什么小姐,但平心而论,在当年,一个没能婚配,没有继承权的女孩儿,不被记录在案不足为奇。 翻到上一页,我发现克罗克兰家族十分古老,且一直保存着血统的纯正性,他们初时极度显赫,甚少参与政治权力斗争,是以在历史的洪流中慢慢没落了,后人大多靠收租和年金生活,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一位离经叛道的主人娶了位日耳曼妻子,生下了四个儿子,但最小的孩子不到三岁就死去了。好战的血液被注射进了这个随波逐流的家庭,维多利亚时期,日不落帝国的巅峰,工业革命重创家族, 那位娶了日耳曼娇妻的绅士响应国家号召,把除了继承人以外的孩子送去了陌生的大陆,承担“白人的负担。”次子和兄长向来不和,自知压根分不到家产,刚刚成年就自立门户,在加勒比的一个小岛上安家立业。幼子和德意志帝国一起诞生,参与了两次布尔战争,最终死于南非,伤心欲绝的哥哥为了能让他葬在上帝的国度,而不是蛮荒之地,和妻子坐船前往南非,途中感染疟疾,回到大不列颠不久夫妻二人便相继去世。多子显然不是这个家族的强项,唯一留下的子嗣就是罗德里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