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纪_第一五七三章 大江东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五七三章 大江东去 (第5/5页)

知自己的灵感来自何方。

    只是此情此景,让云天有感而发,故作“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一出,天下文人墨客皆惊。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此词就如同云天的阁序一般,震惊天下,让人顶礼膜拜,谓之无人能出其右。

    新嵩王朝文人治国,宰相欧阳乃当世文豪,读过此词之后,也不由拍案而起,大声叫好,赞誉其为“古今绝唱”。

    风场悟道,大江东去。

    云天的浩然正气步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风场地处偏远,学风不盛,他便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风场,从云天学。新嵩建国百年,风场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云天至此不久,就有学子一举乡贡。

    风场十年,一晃而过。

    云天已至暮年,原以为自此老去,风场安度晚年,然世事多变,安静了多年的新嵩,风云再起。

    藩王作乱,于湖广之地,纠集重兵二十万人,兵锋直指中原王庭。

    与此同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贼匪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贼匪池仲容占领浰头,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攻占、剽掠各处府县。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

    景人获悉新嵩内乱,马上趁火打劫,陈兵二十余万于梵襄城外,虎视眈眈。

    一时之间,新嵩内外交困,风雨飘零。博耀的大夏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