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67节 (第4/7页)
” 几人对视一眼,带着陈云州进了厅堂,为首的人拱手道:“久闻陈大人美名,今日一见,大人果然仪表不凡。下官乃是仁州司户参军严焕。” 接下来几名官员也一一介绍了自己。 陈云州听完后蹙眉道:“怎不见兵马都监?他也跑了。” 严焕苦笑:“对,在康大人他们走的第二天,郝都监也带着亲信和家小离开了,他走后,守军群龙无首,散的散,走的走,剩下的也不当值了,如今官府就还剩我们这些人,还有几十名衙役和一百多名守军。” 陈云州点头,问道:“那严大人你们为何没走?” 严焕笑得比哭还难看:“下官就是仁州人氏,家族亲朋都在此,如何走?我们这些人的情况都差不多。” 故土难离,况且现在战乱四起,去异乡谋生,谁又能确定自己去的不是下一个仁州呢?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只能祈求老天爷怜悯。 陈云州赞同:“严大人说得是。不过大家也不必太早灰心,葛家军人虽多,但都是边打仗边强征的平民,还有一部分地痞流氓恶霸,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仁州城高墙厚,城中百姓有数万之众,定能守住仁州。” 他这话很有说服力。 谁不知道当初葛家军去打庆川的时候,庆川也没兵没人,最后还不是挺过来了。 严焕虽然官位不高,但他是个聪明人,陈云州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自然明白陈云州的意思。 至于陈云州会不会觊觎仁州,那不是他这种不入流的小官能决定的。况且,早听说庆川军纪律严明,从不抢劫,滥杀无辜,仁州落入庆川军的手中总比被葛家军占领强吧。 于是他跪下恭敬地说:“陈大人说的是,只是我等皆无守城的经验,如今城中知府、通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