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_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91节 (第6/8页)

杨家的稻种,另一半种植其他的稻种。两块地,施肥、灌溉、除草、除虫等程序完全保持一致,比如施肥,两块田都要施同样份量同样来源的肥料,尽可能地减少外力的干扰。”

    “这样等秋天收割时对比,如果两块田的产量有差别,那就是稻种导致的差距。我们可择优选择稻种,进而向民间推广更优良的种子,以提高各地粮食的产量。”

    这下严焕明白了:“下官懂了,除了种子,两块地其他完全一样。”

    陈云州笑着点头:“没错,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叫试验田。”

    当然,这是很粗糙的试验,但在目前的条件下,也只能这样了。

    陈云州记得古代时有人从东南亚带回来过亩产更高的占城稻。等庆川军拿下了西南,他得派人出海去东南亚寻一寻,有没有更高产的稻谷。

    即便找不到,那买些橡胶回来也行啊。

    “对了,回头安排人测量一下杨家稻的谷穗长度,大致一株稻穗上有多少颗稻谷,都可以做个粗略的统计,然后取中间值和平均值,掐去头尾,再平均的数值,记录下来,跟明年的数据做对比。”

    严焕听得头大,额头上汗水直冒。

    见这情况,陈云州只好又详细跟他解释了一遍,这么做的意义和作用。

    “不对,这批稻谷我还得带一批回庆川。庆川距仁州有千里之遥,水土不同,气候也有些差别,这种水稻在仁州产量不错,但不意味着在庆川也这样,我得带一批回去做试验。”

    幸亏想到了,不然若明年仁州试验田成功之后,贸然在全庆川境内推广,那要是出漏子就完了。这可是关系着成百上千万百姓的生计。

    为了谨慎起见,陈云州决定到时候再沿途给定州、兴远也发点稻种试种,跟当地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